我与葛兰西研究

发布日期:2017-05-09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回首个人近四十年的学术之路,我感到欣慰:在葛兰西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点儿成绩。我又深知:这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时代氛围,离不开社科院的精心培养——导师的指导、同仁的鼓励、领导的关怀,也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也感到惭愧:远没有达到伟大时代对哲学工作者的要求。

  确定主攻葛兰西的学术方向
  1978年9月,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迈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大门,师从夏甄陶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完成两年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之后,正准备撰写硕士论文时,国家选派我去意大利留学。
  我不会忘记,梅益同志在我临行前的谆谆教诲:意大利是西方文明古国,涌现出不少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你要珍惜留学的机遇,学好意大利语和专业……
  我也不会忘记老所长陈筠泉为我指明学术方向:重点研习葛兰西的思想理论。
  “条条大路通罗马”——1980年12月9日,我从首都机场启程,经孟买、雅典,于次日午抵达罗马列奥纳多·达·芬奇国际机场。孟买深夜的热浪、雅典凛冽的晨风、罗马和煦的阳光,让我领略了“一日三季”的奇妙。
  我是按照中意两国文化协定来罗马大学哲学系进修理论哲学的。罗马大学创办于1303年,是欧洲最早的著名学府之一。拉布里奥拉和费米曾在此执教,克罗齐也曾在该校学习。哲学系设在诺曼塔纳路一座昔日的贵族别墅内。这里林木繁茂,鲜花盛开,环境优美恬静。
  留学期间,我听过科莱蒂教授和瓦伦蒂尼教授的课程,同时自修意大利语,阅读葛兰西的《狱中书简》和《历史唯物主义和克罗齐哲学》。最后一年,接受意共中央党校校长戈鲁比和葛兰西研究专家杰拉塔纳教授的指导,完成《评葛兰西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观点》的学位论文。
  回国前,我再次瞻仰葛兰西墓以寄托哀思。葛兰西墓坐落在罗马城南的英国公墓。这里有石块砌成的围墙和木质小门。沿着狭窄小径走到尽头,就是葛兰西墓。一米多高的青石墓碑上铭刻着他出生和去世的城市和年代:“葛兰西 阿莱斯1891—罗马1937”。墓前有几株殷红的玫瑰,墓侧栽种的常青树绿荫如盖,繁茂常青藤如绿色绒毯披在墓碑上。整座墓庄重、质朴,无丝毫装饰,没半点浮华。
        在国际讲坛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1983年7月10日晨,我在罗马中央火车站乘火车,经南斯拉夫、匈牙利,抵莫斯科,后改乘莫斯科—北京国际列车经满洲里入境,于22日晨抵北京站。
  阔别三年,我回到哲学所。我的导师夏甄陶教导我:写文章要小题大做,做学问要扬长避短。这些教导使我受益终生。
  一年后,我研究葛兰西的处女作《葛兰西与唯物主义》发表(《社会科学》1984年第12期)。该文明确指出,从本质上、整体上看,葛兰西无疑是唯物主义者。这是因为从自然观看,葛兰西从未把自然看作精神的产物,而是坚决批判唯心主义自然观;从历史观看,在对被他称作“意大利唯心主义者”克罗齐的历史主义的批判中,葛兰西的唯物主义更为彻底;从葛兰西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看,他实际奉行的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该文可以说“一炮打响”。
  1989年9月,葛兰西研究所所长瓦卡教授邀请我参加在意大利召开的国际研讨会。我不得不向汝信同志请示。他态度十分鲜明:意方提供机票和食宿,在国际学术讲坛发出中国学者声音,没有理由不去。在汝信同志的积极支持下,我出席了10月25—28日在福尔米亚召开的“葛兰西在世界”国际研讨会。在会上,我作了《葛兰西研究在中国》的报告,受到听众欢迎。葛兰西的次子朱利亚诺向我表示祝贺并合影留念。瓦卡教授送我新版《狱中书简》。该书是团结报出版社1988年版两卷本。他建议我按该版本译出中文。几年后,瓦卡教授又将专题六卷本《狱中札记》中文版版权授予我。
  1991年,《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评传》第4卷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为该卷撰写了葛兰西部分,着重阐述葛兰西的哲学和政治思想,也介绍他所处时代、在时代大潮中的活动、其文化背景及思想演进的轨迹。在“结束语”中我写道:“葛兰西是列宁逝世后最精湛、最多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一,《狱中札记》成为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之一。总之,葛兰西以其英雄业绩、崇高人格、光辉思想永远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进步人类所怀念。”
        在科研的“收获期”继续耕耘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我科研的“播种期”,90年代是“生长期”,那么从2001年至今可以说是“收获期”。
  2001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研究》刊发我撰写的《论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一文。我批判一种观点:葛兰西在政治上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在哲学世界观上是“离经叛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我进而指出:这一公式本身就包含着逻辑矛盾:难道政治家的实践活动不是以哲学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吗?
  2007年,为了纪念葛兰西逝世70周年,我院哲学所和意大利哲学研究所决定合作出版《狱中书简》和《火与玫瑰》中译本。
  《狱中书简》收入了葛兰西自1926年11月至1937年1月从流放地和法西斯监狱写给亲友的456封信。《狱中书简》是葛兰西思想及活动的“档案”,是《狱中札记》的“导言”及“指南”。《狱中书简》是一幅葛兰西真实、生动的自画像,是一曲动人心魄的“悲壮交响曲”,是一部不朽的意大利现代文学杰作。该书中译本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首印4000册年内告罄。在2007年深圳读书月上,它被评为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2008年,《火与玫瑰》中译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葛兰西自1908年至1926年被捕前,从卡利亚里、都灵、莫斯科、维也纳和罗马写给家人、恋人、战友的189封书信。它们是火——一位意大利共产主义者成长历程的生动写照:艰难困苦的学生生活,积极参加并领导工人运动,同法西斯主义作艰苦卓绝斗争;它们是玫瑰——一位撒丁青年丰富情感(亲情、友情、爱情)的自然抒发。尤其是写给朱丽娅的50余封情书情真意切、动人心弦:初恋的羞怯,热恋的激情,离别的忧伤,企望团圆的急切。2009年7月,《火与玫瑰》的中译本荣获第36届弗拉亚诺国际奖意大利学奖。
  2008年,我还撰写了一篇长文《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吗?》(《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1期)。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明确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科学概念。该文引起意大利学界注意,2011年由西蒙娜博士全文译成意大利文,并被收录在《辩证法、历史和冲突》一书中。
  2012年,《葛兰西研究的歧途与正道》一文(2012年9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深化了前篇论文的思想。我提出,须让葛兰西研究回归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因为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对葛兰西产生重要影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葛兰西形成了领导权理论,提出“阵地战”战略。此外,我们应联系中国实际研究葛兰西。比如,葛兰西关于提高工农群众生活水平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关系的论述,关于在意识形态领域牢牢掌握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观点。文章最后指出,《狱中札记》因其篇幅巨大、思想深邃、内容丰富、语言晦涩,成为令人颇为费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然而,目前中译本均为转译本,且篇幅过小,这影响了我国学界对葛兰西思想的准确理解和深入研究,因而当务之急要从意大利文版译出《狱中札记》专题六卷本。
  2015年我已完成《历史唯物主义和克罗齐哲学》的翻译工作;2016年又完成《知识分子和文化组织》一半的译稿。我计划在2021年完成余下的任务,以《狱中札记》专题六卷本中译本的出版,来纪念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葛兰西诞辰130周年。
  经历过寒冬的人更知春天的温暖。我庆幸自己赶上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时代。我会继续前行,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厦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作者:田时纲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